1、煤是地壳运动的产物,远在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和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以及几千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大量植物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后转变成煤,从植物死亡、堆积、埋藏到转变成煤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2、一般认为,成煤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前者主要是生物化学过程,后者是物理化学过程。
3、泥炭化阶段是植物在泥炭沼泽、湖泊或浅海中不断繁殖,其遗骸在微生物参加下不断分解、化合和聚积,在这个阶段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低等植物经过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腐泥,高等植物形成泥炭,因此成煤第一阶段可称为腐泥化阶段或泥炭化阶段。
4、煤化阶段包含两个连续的过程:在地热和压力的作用下,泥炭层发生压实、失水、肢体老化、硬结等各种变化而成为褐煤。褐煤的密度比泥炭大,在组成上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碳含量相对增加,腐植酸含量减少,氧含量也减少。因为煤是一种有机岩,所以这个过程又叫做成岩作用。
5、是褐煤转变为烟煤和无烟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煤的性质发生变化,所以这个过程又叫做变质作用。地壳继续下沉,褐煤的覆盖层也随之加厚。在地热和静压力的作用下,褐煤继续经受着物理化学变化而被压实、失水。其内部组成、结构和性质都进一步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就是褐煤变成烟煤的变质作用。烟煤比褐煤碳含量增高,氧含量减少,腐植酸在烟煤中已经不存在了。烟煤继续进行着变质作用。由低变质程度向高变质程度变化。从而出现了低变质程度的长焰煤、气煤,中等变质程度的肥煤、焦煤和高变质程度的瘦煤、贫煤。它们之间的碳含量也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6、温度对于在成煤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地层加深,地温升高,煤的变质程度就逐渐加深。高温作用的时间愈长,煤的变质程度愈高,反之亦然。在温度和时间的同时作用下,煤的变质过程基本上是化学变化过程。在其变化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反应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脱水、脱羧、脱甲烷、脱氧和缩聚等。
7、压力也是煤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煤化过程中气体的析出和压力的增高,反应速度会愈来愈馒,但却能促成煤化过程中煤质物理结构的变化,能够减少低变质程度煤的孔隙率、水分和增加密度。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女生12分钟跑步方式 女生如何跑步最好
1、平时加强中长跑锻炼,保证完成测试的体能储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是为了完成测试的长跑项目,只有平时锻炼增强体质才能保证测试的完成。2、在最合适的时间专项练习800米跑。每次测试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向我们应对高考一样,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能够保证你在测试时发挥出最好的状态。3、跑步练习呼吸的调整至关重要。长跑运动对每个人都有相似的经历,当我们经常锻炼的话发现跑完之后呼吸仍然稳健匀称,而缺少...
-
袁隆平如何发现水稻的 袁隆平怎么发现水稻的
1、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2、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一个安江...
-
螳螂吃什么
螳螂是一种野生动物,很多人对这种动物都是非常好奇的,那么螳螂吃什么呢?螳螂吃什么1、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2、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3、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
-
怎么做蛋挞液 简单蛋挞液制作的做法步骤
1、首先准备好水350克,牛奶150克,白糖180克,吉士粉15克,鸡蛋8个。2、锅中加牛奶和淡奶油,再加少许糖,小火加热拌匀。3、糖融化后,关火放凉。4、鸡蛋磕入碗中拌匀,过筛一次。5、过滤好的蛋液加入牛奶液中拌匀,再过滤2次,蛋挞液就做好了。怎样做蛋挞液 简单蛋挞液制作的做法次序...
-
甜豆炒排骨如何做 制作甜豆炒排骨的办法
1、主料:排骨500g、甜豆200g。 2、辅料:油适量、盐适量、酱油适量。 3、排骨500克,放水里清洗干净,然后放热水里煮二分钟去血腥。 4、锅里倒油加葱炒香。 5、然后加入过完水的排骨大火翻炒不停的炒,炒至排骨外面焦黄。 6、然后加入姜片及一勺酱油炒匀。 7、然后加入二碗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炖40分钟。 8、炖40分钟后加入洗干净的甜豆。 9、加入盐炒匀,然后在炖五分钟。 10、炖至汤汁收完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