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碾子娅古镇
镇巴县碾子娅古镇位于镇巴县东北角,距县城115公里。东邻汉阴县双坪乡,西接巴庙镇,南依紫阳县燎原乡,北靠西乡县两河口镇。在未通公路前,水运业发达,上溯达巴蜀、下行至汉中、安康等陕南重镇。因此,一时间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十分繁荣,素有“小汉口”之美誉。古镇依山起势,临水赋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面积虽不大,只有一条一里多长拾阶而上的青石板老街贯穿古镇南北,但蜿蜒曲折的石街两边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此起彼伏,错落有致的清瓦屋面、木质穿斗式三、四开间商铺及青砖会馆,深藏大巴山青山绿水间,极少受到世俗的侵扰,虽然伴随着新镇的异地选址重建和现代交通业的发展,传统水运业的凋零,古镇已显得十分衰败,虽然如此,但古镇原汁原味的原始风貌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为我们细数着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变迁。
2、镇巴县博物馆
镇巴县博物馆镇巴县博物馆位于县城新街东侧中段,综合办公楼建在县文化馆院内,大门临街,地处闹市,与县文化馆、县电影公司、县文工团紧相毗邻。其前身是“镇巴县文物管理所”成立于1991年2月,县人民政府将“文管所”更名为“镇巴县博物馆”,隶属县文教体育局。博物馆收藏的历史文物有:石斧、陶罐、陶仓、铜鼎、铜镜、古瓷器、古钱币、古钟等,还有“川陕革命史料及文物”,馆藏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三级文物等。这些文物中“宋代古钟”和“红军墨书布告《中国0十大政纲》、《土地法令》”最具特色。
3、古钟廊
古钟廊古钟廊建于2003年,悬挂陈列着从县内24乡镇征集的古铁钟10口,其中从简池乡蒿坪寺村征集回的大铁钟体积最大、品位最高、历史最悠远,为群钟之冠。蒿坪寺古钟,铁质,南宋绍定二(1229)年铸造。钟高2.25米,钟口呈波浪状。钟口周长4.27米,厚13厘米,重约六吨。钟体上掩下侈,分三段。上段环分八格,分格篆铸“皇帝万岁”、“重臣千秋”、“0常转”、“佛日严明”16字,并间隔铸文臣武将图案;中段环分八格,与上段人物图案相对的四格,各为九颗大乳钉,与上段篆文相对的四格为铭文,记载铸钟宗旨及首僧28人,地方官吏11人,西乡、兴光道、南郑部分捐钱、献铁、拾炭的信士县民180余人姓名;下段环铸山川、飞天、麒麟图案。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有关文明的句子 关于讲文明的精彩句子
1、文明是绿色,生机勃勃;文明是红色,温暖明亮;文明是白色,一尘不染;文明是黄色,金果飘香;文明是蓝色,天高水长;文明是紫色,幸福吉祥!2、文明是画,七彩斑斓;文明是花,春光满园;文明是歌,和谐嘹亮,文明是桥,沟通无限;文明是船,扬帆远航,文明是路,越走越宽!3、文明史诗人人写,文明欢歌人人唱。一曲千金颂中华,炎黄子孙喜若狂。盛世中华竞风采,日新月异礼仪邦。文明鲜花大花园,越开越旺喜茫茫。4、文明...
-
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 祖冲之与圆周率有什么故事
1、祖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2、所谓圆周率,就是圆周长与直径长之比。圆周率通用希腊字母π表示,因为希腊文中“周围”一词的开头字母是π。求算π的值是数学上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许多数学家为求算π的...
-
魔芋球茎顶芽繁殖要领 魔芋球茎顶芽繁殖方式介绍
1、魔芋球茎除顶芽繁育种芋的方法,其方法及有益效果是将魔芋球茎在越冬贮藏前除掉顶芽,可以免除顶芽在越冬期间的生理消耗,启动并促进侧芽在越冬期间的生理活动;2、使用魔芋专用愈伤药液可以避免创口感染;用6-苄基氨基嘌呤液浸泡可以增加球茎侧芽的活性,播种前进行除眠催芽可以使侧芽提前出苗,延长生长期,并能在播种前发现病种,避免损失;3、适当的行株距可以增加种芋数量和亩产量,适当的栽培方法可以促使魔芋尽快发...
-
黄牙如何变白的简单法 怎么让黄牙变白
1、含食醋。家里的食醋(陈醋,白醋都可以,但是不可以是醋精)含在嘴里1分钟到3分钟,然后吐掉,刷牙。大约2个月左右做一次即可。2、含柠檬片。刷牙后用柠檬片(柠檬汁冲水也可以)含在水里,覆盖牙齿,能有很好的美白效果,其原理是柠檬酸引起的化学反应使得牙齿表面的牙垢和色斑分解。3、多吃含高维C的热带水果。热带水果(水果食品)含高维C可维护牙龈健康。如严重缺乏则牙龈会变得脆弱,容易罹患疾病,出现牙龈肿胀、...
-
夏至节日吃什么 夏至节日吃的食物
1、夏至蛋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日,将整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叫“吃夏至蛋”。湘南一带,主要是嘉禾、蓝山、桂阳于夏至当天早晨起来,将整鸡蛋煮熟,用红纸或红色染料将蛋皮染红,再用一个小网袋装上,系上少年、儿童的前胸,一直挂到中午或下午再剥去蛋壳将蛋吃掉。民间以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谚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烂。”2、热面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那叫“锅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