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法挽回,所以会用声音的力量说出“请你忘记我吧”。无法挽回,所以怎样难受的工作,在毛绒玩具里喘不过气。想吐,累垮都没有关系,既然不用出声。无法挽回,所以放弃对身体的健康也没有关系。——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2、我像在你的声音里,如同这一切的你。我正在你的一切里,听见了你的声音。——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3、有些动人的场景,发生在看得见,听不见的地方——我把你摆在哪里呢。『你在我心里最重要的地方。』——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4、世界化成无声的细腻,天地纯白如创世之初。吉泽玉绪和新堂圣站在蒲公英的大雨下,柔软地望着对方————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5、距离。几厘米,几千里。还是连在一块儿。声音衔着,笔迹接着地把他们连在一块。所以不能说这就算分开。——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6、我就在你的身边啊。为什么我不能让你知道我就在你的身边呢?——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7、没有生活下去的能力,只能在流浪和回家中选择回家。我在开赌的时刻收回了自己的赌注。生活以压抑的形式给了人们最深奥的快乐,只是我不懂。我累了,想回家,只是有了一点点感悟,生活的暖色是要自己调出来的。——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8、这是一群少年,一群玩起老鹰抓小鸡也会说老鹰爱上了母鸡的少年;这是一群少年,一群心里头洋溢着满满的爱的少年;这是一群少年,在16岁的尾巴上,他们会留恋过去,也会向往未来。1,2,3,木头人。一切的美好,都已经静止在我们心里。——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9、时间走得好快,我想和它一起走,只是我动不了,留在原地像脚下生了根。像是到了玫瑰丛,后面是长长的藤蔓在一点一点缩短,前面是大片的玫瑰花瓣洒落一地,中间是一条幽深的路。那藤蔓是我的记忆,那玫瑰花瓣洒落的小路是我的未来。我是回头拉住那藤蔓,还是义无反顾地向前走?——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10、喜爱一个人的自由生活,在各个城市之间快乐地独自行走——是件听起来很酷的事情,不是吗?然而每每见到那如风的身影时,总会感觉缺少了什么,像是一只风筝飞在天空,没有轨迹地流浪对了,是线,那根一头拴着疾驰的脚步、一头连着根的线没有了。——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11、我是这样忘却你。当世界的声音忘记你。——我是这样记得你。在忘却的立场上。用我的声音记得你——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12、你在我心里最重要的地方,你的声音像鲜花一样美丽,你的声音延长了这个夏天。——落落《如果声音不记得》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联络方式:
电话:173 1266 2225
邮箱:network@z03.net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