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励志故事差生逆袭:
记得在我高考的百日誓师大会上,我们学校特地请来了一位高考状元充满激情地讲述自己如何从年级80名的排名努力,一跃成为高考状元的经历。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备受鼓舞,在心里憧憬着自己也会成为黑马,跃过终点的光辉时刻。
定下高目标为之固然很好,但在高考临近之时,我想,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合理选择目标更为重要。经过高考,我发现,确实有少数人能够超水平发挥,超越平时的成绩,但大多数人还都是发挥了自己原有的水平。就拿我来说,我平时的成绩就在二本线上徘徊,总结我高考超常发挥的原因,我认为还是那三个字——平常心。有时,期望值定得过高,会给自己造成很大压力,复习考试中的小失利都可能使自己产生挫折感,灰心丧气,而这些都不利于备考和发挥。处于这样状态的同学往往在高考中连自己的正常水平也很难发挥出来。对于中等生来说,“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最为重要的。
其实中等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在平时的测试中,也许你的名次不尽如人意。但在高考场上,命题的难度比较适中。那些成绩比你好的优等生,他们是守势,而你是攻势。处于攻势的人,更有希望搏杀出来,就像2004年奥运会乒乓球决战,不是顶尖水平的韩国运动员柳承敏却用搏杀的斗志战胜了水平更高的王皓。
我们班班长是我的好朋友,在平时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从来没有超过他。班长的目标是重点大学,平时的成绩也是在重点线上,但高考数学考试一下来,他就蒙了,灰心沮丧感难以消除,于是以后的各科都受了数学的影响,最后只走了一个一般本科大学。高考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了这次数学失利的原因,原来班长一直都在考试时做减法,这道题他不会做,被扣掉多少分,那道题又被扣掉多少分,进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完了,重点大学上不了了。我则和他相反,当时我的目标定位本来就低,虽然有些题我也不会做,但我做的是加法,每做了一道有把握的题,我就暗暗高兴,最后得到了我想要的及格分,我就很满意了。实际上,考完后,班长的数学也并不是很差,大约在110分。其实是他用减法把自己吓着了。好心态好比做加法,有了这样的平常心,才能够把握开启成功的钥匙!
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构件都关乎最后的成败。作为中等生的我在复习后期十分在意这个系统工程。打个通俗的比喻:“生米”就要煮成“熟饭”了,又何必要和班上那些尖子硬拼呢?欲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仗,找准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心态,讲究“策略”才是关键。
英语是我的强项,我当然更需要发扬光大,我给自己的英语突破决策概括为“不仅要读还要勤练”。在最后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没有中断练题,将练习时间分散到每一天,保证每天有1~2两小时的做题时间。另外,我还在《ENGLISH DEGEST》上精选了几篇短小美文,早自习反复朗诵,直到背得滚瓜烂熟为止,因为保持语感很重要。
在卷面上,我把练习重心转移到了分值大户——阅读、完形、听力和作文这四大部分。细算一笔账,这四部分就达125分之高。若能把握其80%,就有100分的进账,高考我就是这样去做的,最后证明效果良好。另外,我特别注意作文的书写,高考作文我得了22分,想来便得益于此。
语文我也能上110分,但我并没有为此放手:我选择了《状元之路》这本复习资料,专门挑选其中的名诗名句利用语文早自习时间反复背诵。此做法既可陶冶性情,找到语感,又能为考场作文提供素材,何乐不为?于是早自习我大声朗读,经常让邻座皆惊,但为了找准高考语文的感觉,疯狂一点又何妨?说到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文风格,切忌高考作文突然变换写作风格,将这种风格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界就好。
当然了,我在考前三周起,就扎实回顾每次大小考试后的试卷了,将自己曾经犯的错误梳理一遍,我很看重试卷前面的基础,如一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和成语语义辨析。如有不懂之处,我就想尽办法将其搞定,这样心里就踏实多了。
理综和数学虽是我的弱项,但关系到我高考总分最大化,所以我不放弃。我给自己最后的“血拼”期限,但须注重合理取舍。我先是确定增分潜力最大的科目,然后把大量精力分配到该科目上,分批突围,以达各个击破之目的。
“理清思维易错点,基础分值不放手”是我的数学应考策略。在冲刺的时间里,我狠抓平时复习中的薄弱点,根据平日试卷上失分部分,查找相关知识的盲点,对症下药。由于我的基础不扎实,我重视背诵并记牢一些概念、性质、定理、公式,并通过一些典型问题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我深知做题的准确度和速度直接影响我的高考成绩,因此,在冲刺阶段我强化对解答选择题、填空题方法的练习。
总分300分的理综,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所以我绝不放弃该得的一分一厘。其中生物分值不大,加上题型不太难,所以我不怕,除了给生物每天半小时的复习时间外,重心就放在物理、化学上。
物理作为理综的得分大块头,我确定战略为“梳理知识结构网,做题不辍找感觉”。临近高考的这段时间的复习中,我把精力用在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网络,这里当然包括老师为我们整理的力、电、光、热、原子物理结构网络图,在后一个月时间里,我还将高中三册物理书重新翻了翻,捡起那些平常复习中容易被遗漏的知识点。重要公式和定律我都将其背下。在解题上,我很注意清晰分析出解答难题的完成过程和步骤,容易题的解题套路我也丝毫不含糊。当然了每天均要做一定量的题,就找到了感觉。
对于化学,我特别注意了解试卷的布局、热点、重点及发展趋势。理综化学部分近几年的试题都不难,因此,到最后阶段我拒绝搞偏题怪题来打击自己的信心,而是以常规思维来解题,不去钻牛角尖,紧抓基础和典型基础题型反复体会,最后实行“集中突破”战略:找到历年高考真题,一次性做八九套,专门找类似题型做完,然后总结找规律。遇到迷惑之处,立即对照书本,找到所考查的知识点,并结合参考答案独立分析,反复揣摩,就无大碍。
贯穿整个攻坚阶段,我给自己制定了两条复习法则:
(1)复习过程中出现迷惑的地方,经过短暂思考仍然得不出结果,立即向擅长该科的同学老师虚心请教。问毕,马上把该题的思路突破口和关键的解题步骤写在《典型例题本》上,并附上自己独特的理解,以加深记忆!
(2)在正式学习时间,我分秒必争,午休时刻雷打不动,效率是我复习的制胜法宝。孔子曰“尽人事,知天命”,我当年就抱着这种大无谓的心态上考场的,我尽力了,最后幸福果然眷顾了我。
2、高三励志短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人生需要一些风情点缀的。就是我们的灵魂总要一点点历史的问候,一些诗意的触摸,一些自然的慰藉。
(3)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4)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将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
(5)志存高远,进理想大学,脚踏实地,登人生高峰。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