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故《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2、食夏至面
自古以来,民间即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民谚还曰:“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因夏至新麦已收,古人夏至吃面有尝新之意。夏至面的做法,不是平常所吃的热汤面,而是过水面,古时候从井中打来清凉的并水,手擀面煮熟后,直接捞入盛满清凉井水的盆中,待面拔凉,捞入碗中,再浇上事先做好的调料和小菜。古人炎热的夏天吃清凉的过水面,有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之用意。另外,古代民间用细长的面条,比拟夏至白昼时间长,正如人们在过生日时也吃面一样。为的是取一个好彩头。
3、食夏至饼
在古代,夏至之时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肉类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谓之“夏至饼”。夏至这天,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4、夏至称人
在古代,夏至日称人,以验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表达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强烈愿望。
5、给牛改善伙食
夏至这天,古时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古人会在夏至日煮麦仁汤喂牛,据说牛喝了身体壮,能干活,不流汗。
6、吃补食习俗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犬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古时民间便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古代官府也停止办公事。
7、互赠消夏之物
夏至日,古代妇女有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之习俗。《酉阳杂俎·礼异》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这些皆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古代妇女以此相互赠送,来消暑避伏。
8、吃馄饨
夏至这天,古代有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习俗。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古人吃过馄饨之后,开始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健康成长,身强力壮。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旭日东升如何造句
旭日东升,汉语成语,拼音为xù rì dōng shēng,意思指的是初升的太阳。那么网友们知道旭日东升怎么造句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旭日东升1、在这个旭日东升晴朗的早晨,让我们一起来热情的做早操吧!!!2、很想和你在一起看旭日东升,很想和你在一起观夕阳西下。3、旭日东升,霜减雾散,朝着明媚的道路,终始得要学会一个人走。4、夜空因繁星而美丽,清晨因旭日东升而多彩。5、旭日东升,...
-
6月份朋友圈说说 适合六月发的句子
和五月说一声再见,问一声六月你好。 我们相约六月,依旧不离不散,结伴而行。 千万别沮丧,你要知道无论经历什么事都在成长。早安! 六月的日子,阳光正好,与过去漂亮的告别,与未来热情的拥抱!早安! 有时候,换一个角度去看,你就会发现不同的东西,也许还会有一个全新的世界。六月早安! 我们相约六月,浅浅行,深深惜,只记明媚,不谈忧伤。 6月愿时光深处,岁月静好。早安! 6月,告别5月烦躁不安的自己,做一个...
-
薏米的功效与忌讳 薏米的副作用
1、薏米既是普通常吃的食物,又是药用辅助材料,中医认为其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2、因为薏米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1、B2成分,其本身具有美白润泽肌肤,减少皱纹功效,因此长期用薏米水饮用有美白、去除脸部雀斑黄褐斑,同时让脸部肌肤恢复滋润。3、另外,薏米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如果每天食用 50-100 克的薏仁,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并...
-
按下葫芦浮起瓢是什么意思 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含义
1、按下葫芦起了瓢是一句俗语,是刚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又出现了;刚解决了这里的问题,那里的问题又出现了的意思。2、按下葫芦起了瓢这句俗语很美,它用比喻的方法把刚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又出现了;刚解决了这里的问题,那里的问题又出现了”具体化形象化了。按下葫芦浮起瓢是什么意思 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含义...
-
木瓜牛奶冻的做法 木瓜牛奶冻如何做
1、木瓜1只、牛奶1袋、吉利丁片3片、白糖适量。2、吉利丁片先在冷水里泡软;3、将木瓜在颈部一刀割下;4、用小勺子把里边的籽掏光;5、用小火将牛奶加热、适量加点白糖;6、关火将泡软的吉利丁片放进牛奶;7、用勺子不断搅拌;8、待牛奶稍冷倒进木瓜里;9、盖上切下来的盖子,放进冰箱冷藏一个小时以上;10、拿出来牛奶已经很好的凝固了;11、将木瓜横向切片;12、再十字切成小块即可食用;木瓜牛奶冻的做法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