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2、乙: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3、丙: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4、丁: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5、齐: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6、丁: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甲:莽(mǎng)莽昆仑(lún)使我学会立地顶天;丙: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乙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7、甲乙: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
8、甲:到刚劲(jìng)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hǔ)”“三国”的英雄豪气;乙: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丙: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女娲(wā)、大禹(yǔ)的故事萦(yíng)绕耳畔;丁:在爷爷的臂弯下蹒(pán)跚(shān)学步,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9、丙丁:炎黄子孙,中华儿女,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10、丁: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乙:八月中秋,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
11、丙:敖(áo)包会上,射箭摔跤,尽显小牧民的强悍;甲:手捧哈[hǎ]达,欢歌劲舞,献给朋友美好的祝愿;乙丙: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12、丁:我们铭(míng)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黄河纤(qiàn)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13、丙: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14、甲: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千年冻土,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
15、乙:“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16、甲: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hàn)接,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响亮回答:
17、齐: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cuǐ)璨(càn)的诗篇!
18、甲: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乙: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丙: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丁: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19、甲: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乙: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丙: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丁: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甲丁:听,芦笙(shēng)和唢(suǒ)呐一齐吹响;乙丙:看,乳燕和雏鹰比翼联翩。
20、齐:五十六朵鲜花竞(jìng)相开放,装点祖国万里大花园。
21、甲:让先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齐:啊!这就是我的中华!这就是中华的少年!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联络方式:
电话:173 1266 2225
邮箱:network@z03.net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