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幼儿的好奇心还表现在自发观察,动手尝试,拆卸探究等各种活动。比如有的孩子趴在地上看蚂蚁怎样搬东西,有的把闹钟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让钟每天走个不停等等。所有这些,不要简单的说孩子越来越淘气了,这正是孩子好奇的表现。对此教师不能在言语上、行动上、不自觉的压抑甚至扼杀幼儿的好奇心。大科学家爱迪生,他在回答别人为什么有那么多创造发明的提问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探究问题罢了。在爱迪生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他的母亲保护和支持他的好奇心应予保护,并热情的鼓励、启发和引导。这样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培养,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认知兴趣,而浓厚的认知兴趣又是孩子求知的“发动机”他与孩子的愉快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与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使幼儿乐不知倦地学习、探索、走进知识的殿堂,走进成功的彼岸。
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课堂上,老师在教孩子认“4”,那么“4”像什么呢?孩子们纷纷回答:“像树叶、像头巾、像鱼头、像山峰、像长矛......”最后老师说:我告诉你们吧—像小旗。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根本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正式培养幼儿创造思维能力绝好的机会,可老师却硬要孩子向她“看齐”,虽然孩子记住了老师的标准答案,却又一次给孩子的思维加上了一道禁锢,刚刚引发出来的创造性的火苗又扑灭了。又一个小男孩,面对窗外的风雨雷电,提出了,妈妈,为什么刮风呀?“为什么下雨呀?妈妈,为什么打雷呀?妈妈,为什么打闪呀?妈妈不耐烦的说:你为什么这么烦人呀?我们想一想,以后孩子再碰到问题,必须给幼儿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鼓励幼儿自由的思考,无所顾忌的提出个人的问题和发表个人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孩子的见解显得多么离奇, 教师不应置之不理,或讥笑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对待孩子,然后再用简单易懂得语言引导孩子正确地分析问题、理解问题。 老师要尽量给孩子提供方便,不要因怕弄坏东西而粗暴制止,要使幼儿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对待幼儿的好奇心好问行为,一定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嫌麻烦、责怪、斥责、置之不理都会将幼儿的求知欲扼杀在摇篮中。
3、幼儿的好奇心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作为老师要积极引导。例如,幼儿会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老虎为什么要吃人?山羊为什么要吃草?老师告诉他,因为老虎要吃肉,而山羊喜欢吃草。对这样的答案,幼儿也就满足了,不在追问了,但我们却不应就此罢休,应借机引导幼儿观察虎和羊的牙齿与胃的结构,教幼儿了解粗浅的生物进化的道理。
4、区别对待幼儿的各种提问:幼儿对不同事物产生好奇,提出各类不同的问题, 教师应区别对待,并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答,但答案必须是实事求是的。对于简单的问题,应立即回答,回答之后还可以向幼儿反问类似的问题。帮助他们巩固认识,促使他继续探索。对于那些因知识水平所限,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告诉他们:“我也不知道,我和你一起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但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还可以教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教学方法。对于那些比较复杂,难以深入浅出的给幼儿解答的问题,比如孩子问:“我是从那里来的?”应该怎样回答呢?我觉得可以找机会让孩子观察怀孕阿姨的样子,然后告诉他,你先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九个月,然后生下来,吃妈妈的奶长大的。这种回答要比回避好,更比欺骗孩子说;“你是从地里刨出来的。”等违背科学的说法要好的多。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也许有的幼儿根本就缺乏好奇心,提问极少,那就更需要我们去教育和引导。幼儿只有在丰富多采的环境下,见到某种新鲜事物、新现象时,才会产生好奇心,向成人提出疑问。所以,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不断变化、丰富多采的环境,让幼儿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
5、陶行知先生曾对儿童提出六个解放,即解放幼儿的嘴,解放幼儿的眼睛,解放幼儿的手,解放幼儿的大脑,解放幼儿的时间,解放幼儿的空间。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幼儿园半年工作心得范文
幼儿园半年工作心得范文可以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文章开头,简短评价幼儿园半年工作的心得。第二部分对半年工作进具体总结,列出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值得推广的经验。第三部分对未来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转瞬间,上半年我在幼儿园小班的工作就结束了,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真是快。还好时间纵使很快,但我在上半年里还是有收获。因此紧跟上半年读的结尾把自己的工作做个总结。上半年我的工作总结如下:上半年,我教小班幼儿下学期...
-
生气的样子怎样描述 描写生气样子的句子
1、他发出一种受伤的狮子般的怒吼声。2、他的脸色骤然大变,红得就像丹拜画中的落日,怒容满面。3、他眼里闪烁着一股无法遏止的怒火,这种怒火通常只有赌台旁边的赌徒才有。4、他紧皱眉头,不住地用“号外”纸卷着烟卷,像一个愤怒的火车头,喷出一缕缕呛人的浓烟。5、他感到血液在太阳穴里发疯似地悸动,脑袋像给什么东西压着,快要破裂了。6、他的连像蜡一样的黄,嘴唇都发白了,灰白的胡子一颤一颤地,全身都在瑟瑟地发抖...
-
简述什么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解释
1、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即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2、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3、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简述什么是首因效...
-
咸鸡蛋制作方式大全 咸鸡蛋如何制作
1、酒腌鸡蛋:将洗干净的鸡蛋在白酒里打个滚,然后将鸡蛋放在食盐中滚一圈,待均匀沾满盐后,再放到密封容器中密封起来,一个月后,咸鸡蛋便腌制成了。2、裹泥法:鸡蛋十斤,洗净后晾干。再用盐一斤七两和红茶五钱加半斤生水,在旺火上煮成浓汁(约二百毫升)。将这种咸茶汁和黄酒一两半倒入黄土拌匀,均匀地裹满鸡蛋,再放入罐里密封,一个月即可。3、常用法:把鸡蛋洗干净晾干备用,用开水把盐融化(盐要达到饱和度)晾凉,最...
-
打陀螺的基本方法 打陀螺的基本要领有哪些
1、缠绳:钉朝上摆放,依陀螺尖长短缠绕二至三圈,再由陀螺尖往陀螺身由上而下缠绳,依序拉紧,约逾三分之一最佳。 2、上陀螺:采一手持绳扣住陀螺顶部圆周处,另一手持陀螺尖处,抱起陀螺靠腿,陀螺尖朝前向下预备。 3、抛陀螺之际,持陀螺尖处之手立刻离开,另一持绳扣住陀螺顶部圆周处之手顺势打转,产生旋转动力,随即两手交互扯绳,使陀螺不致倒地。 4、反方向收绳快跑,勿回头,等绳拉完即成。打陀螺的基本技巧 打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