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时期,国力衰微,官员贪腐,民生凋敝,各方势力征伐夺战。农民起义不断,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明王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皇帝虽然励精图治、勤政节俭,但想力挽狂澜已是不可能。
1640年至1642年,明军和清军展开“松锦之战”。此战以明军惨败而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洪承畴、祖大寿两大将军被迫投降,骁将曹变蛟被杀。只剩三万残军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之后明朝在关外的城池悉数陷落,仅剩孤城宁远。此役是明清双方最后的关键战役,以后明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
(长城也无法阻挡清军南下)
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身亡。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
当农民起义军逼近北京时,崇祯皇帝曾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吴三桂带兵保卫首都。吴三桂接到命令,马上挥师入山海关,当大军到达河北丰润时,得知北京已被农民军攻破,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他只好撤兵回山海关。
此时,满族的后金、李自成的大顺、以及吴三桂成了互相对峙博弈的局面。吴三桂成了李自成与后金争夺的关键人物。
吴三桂也陷入两难境地,他的大明王朝虽在南方建立南明小朝廷,但已名存实亡。他究竟是该继续驻守山海关,阻挡清军南下呢,还是追随南明朝廷,或是归降大顺,亦或是自立为王呢?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吴三桂山海关守军缺粮缺饷严重。李自成派原居庸关总兵唐通前去招降吴三桂,给吴三桂送去四个月军粮和白银四万两,并许诺只要吴三桂投降大顺政权,一定会对他分土封侯。吴三桂答应归降大顺,他率领部下兵马前往北京准备接受李自成的新命。1644年3月,吴三桂行军至河北玉田县,离北京已经不远了,他却突然改变主意,转投满族后金。
产生这一急剧变化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一是吴三桂听说他的父亲吴襄被大顺政权拘捕追赃,全家被大顺军拘捕并杀害;二是说已经归降后金的昔日好友力劝吴三桂也来归降,吴三桂动心了;三是说吴三桂留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为大顺军将领所霸占,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个说法也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1644年4月,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带引清军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击败李自成,占领北京,建立清王朝。
(清兵像)
吴三桂是汉人,为何不归降同为汉人的李自成,而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帮异族来建立政权呢?
说法一:吴三桂为陈圆圆冲冠一怒而投降清朝
吴三桂在归降大顺的途中,京城传来消息,全家被抄没了。原来李自成农民军攻入京城后,对前明官员实行抄家行动,吴家也没能幸免于难,不但家产被抄,父亲吴襄被关入死牢,连他的宠姬陈圆圆也被李自成的副将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一怒之下,决定联合后金,来报抄家夺爱之恨,于是彻底和李自成决裂,转头帮清军入山海关。
(陈圆圆画像)
说法二:吴三桂为昔日好友旧情而投清朝
投降后金的洪承畴、祖大寿等明将,都得到了爱惜人才的皇太极的重用。他们投降后,曾多次劝降吴三桂,陈说皇太极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让吴三桂也内心动摇。而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又和洪承畴是好友。在亲情和友情的面前,进退两难的吴三桂,思量再三,选择了信任昔日的好友,归顺了清朝。
说法三:吴三桂审时度势而投清朝
吴三桂其实已经看到,天下大势已经不可挽回,后金力量强大,军纪严明,军队英勇善战,首领皇太极英明果断。而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尽管建立了大顺政权,占据了北京,但他们目光短浅,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而且暴虐贪婪,自己回去会不会也成了他们的刀下冤魂。他们虽一时猖獗,但因管理存在严重缺陷,前景堪忧,必不长久。通过观察分析,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吴三桂认为归顺清朝是长久之计,自己也会有用武之地,有很大上升空间。出于自身前途利益考虑,最终,吴三桂选择了投降清军。
(吴三桂为陈圆圆修建的金殿)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真实动机和原因,已经很难说清了。只能说后两种说法更可靠一点。至于为红颜陈圆圆一怒而转投清军的说法,更有戏剧性,民间更热衷流传,但真实性应该不大。
根据历史时势来看,清军入关是必然事件。吴三桂帮与不帮,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此时的明王朝,内部斗争不断,官员贪腐无能,没有可用之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而且还发生了瘟疫,已经摇摇欲坠。而李自成攻占了京城后,逼死了皇帝,并将尸体扔到郊外,而且对明朝官员刑讯逼供,抢掠他们的家产,这些不义之举引起了旧贵族们的不满,所以,他们并不服从李自成的统治。整个中华大地,四分五裂,民不聊生,那些屯兵在外的明朝将帅,都想自立为王。因此,清王朝的一统,结束了四分五裂的状态,百姓得以安居,到康乾时期,还出现了繁华盛世。所以说,清军入关是历史必然大势,吴三桂只能顺势而为。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