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扫墓祭祖: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2、踏青: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4、游乐: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
5、拔河: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6、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7、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金刚钻和金钢钻哪个精确 金刚钻和金钢钻到底是哪个精确
1、金刚钻。在以前,有一些匠人(一般为锯瓷匠人),专门用这种工具(金刚钻)在破损的瓷器上钻孔,用来修补碎了的瓷器(这种工艺称为“锔”),如碗、瓶等。“金刚”是外来词,随佛教从印度传入。到了明朝,李时珍研究金刚石时发现,它不但可切割玉石,还能在玉器或瓷器上钻眼,于是就称它“金刚钻”。 2、金刚钻。在以前,有一些匠人(一般为锯瓷匠人),专门用这种工具(金刚钻)在破损的瓷器上钻孔,用来修补碎了的瓷器(这...
-
无氧铜和纯铜的区别
无氧铜和纯铜的区别是,特点不同,作用不同。1、特点不同:无氧铜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都很好。纯铜电导率、热导率较好,也有非常好的耐蚀性,还有很好的焊接性。2、作用不同:无氧铜多用在做音响器材、真空电子器件、电缆等电工电子中。纯铜广泛应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器材;可经冷、热塑性加工制成半成品、成品;用于化学工业中。无氧铜无氧铜线芯属于线缆线芯里最优质的导体,导通率之高,在金属导...
-
阳台种葡萄防水怎样做 阳台种葡萄怎样做 防水
1、第一层做柔性防水,先铺上玻纤布,然后在玻纤布上刷柔性防水。如果面积小,玻纤布可以不铺,直接刷柔性防水。(2、第二层做砂浆防水(劳亚尔砂浆防水剂),作为一层保护层。阳台防水不能使用单一的防水材料,必须刚柔结合施工,柔性防水拉伸度好,稍微有点沉降或者变形都不会破坏防水层。刚性防水(即砂浆防水剂)防水的同时,可以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防水层不易被破坏。刚柔结合施工能有效防止植物根系对防水层的破坏,避免出...
-
小米手机怎么返回页面 小米手机如何返回页面
1、打开手机,找到手机桌面上的【设置】>【全面屏】在全面屏界面有两种系统导航方式:典导航键。使用虚拟返回键,点击最右侧返回键即可返回,长按任务键打开后台管理,点击最左边主页键即可返回桌面。 2、全面屏手势返回上一级:从屏幕左侧边缘或者右侧边缘,往屏幕内划动。还有另外两种操作,返回桌面:从屏幕底部边缘上划;进入最近任务:从屏幕底部边缘上划,然后停顿一会儿。...
-
五眼联盟是哪几个国家 五眼联盟的介绍
1、五眼联盟(英语:FiveEyesAlliance,FVEY),是由五个英语国家所组成的情报共享联盟,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五眼联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所发布的《大西洋宪章》。2、2020年6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赵立坚强调,“五眼联盟”情报合作长期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人员实施大规模、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