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来洗头的茶麸,最好是生产后储存时间不超过两年的产品,时间太久远的茶麸护发作用减弱,且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此外,选用的茶麸最好是不潮不霉的,且色泽是褐色系,不要选择黑色系的茶麸(可能是生产茶油时,茶籽是霉坏的,发霉的茶籽可能含有黄曲霉素等)。
2、每次用茶麸洗头发,茶麸的具体用量,这个没有权威的标准,大概用就是了,一般用量不超过一两,用多用少视头发的洗涤效果和洗涤方法而定,因此,认真点就每次称一下,不然就大概砍一块即可。
3、有的人喜欢用凉水洗头,有的人则喜欢用温水洗头,还有的人喜欢用比较热的水洗头,各人习惯不一样,无所谓哪种水温更好,但用茶籽饼洗头发则有些讲究,由于茶籽饼残留了少部分茶油,乌发修发有效成分也几乎是有机物,这些成分在温热水中更容易溶解到水中,因此建议用温热水进行茶麸洗头,这样才能让茶麸的有效护发成分溶解出来。
4、传统最方便的方法是用茶麸块直接擦洗头发,具体做法是:砍一块像肥皂一样大小的茶麸块,块头以方便自己手握为宜,洗头时,先洗湿头发和茶麸块,然后用茶麸块在头上来回擦洗,如果擦洗过程中头发显干了,则再向头发浇点水后继续擦洗,当头上出现大量泡沫后,停止用茶麸块擦洗,改用双手抓头皮并揉搓头发,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头发,而茶麸块也一并清水冲去泡沫晒干或是晾干,下次继续用。
5、直接用茶麸块搓洗头发,那个茶籽渣容易粘留在头发上,为了避免渣留,则可以使用茶麸的浸出液洗头。制取茶麸浸出液基本分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把茶麸块投进烧开的热水里,当茶麸块泡散且液体变茶色即可停止浸泡,然后慢慢倒出上层无渣液洗头;另一种方法是用纱布袋把茶麸块包起来,然后放到烧开的热水里浸泡,一直浸泡到热水变成茶色,捞起布袋即可洗头。洗头时,把头发或是一部分头皮浸入茶麸液中搓洗,或是用毛巾沾水反复搓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6、茶麸中含有皂素,能有效杀死头虱和某些病菌,因此可以用茶麸来驱灭头虱等。为了彻底驱灭头虱等,每次用茶麸洗头不能像用洗发水那样简单快速了事,要反复搓洗时间长一点,最好是把头发或是一部分头皮浸入茶麸液泡洗,对于头虱最好一边洗一边用篦子梳去头虱。洗完头发后,最好把平时梳头的梳子等扔到茶麸液里浸泡一会,以杀死上面残留的头虱等,防止二次染上头虱。
7、对于干枯、灰白、灰黄等受损发质的茶麸护理,则不能简单一洗了事,最好是进行热敷。先用茶麸洗头,然后再用毛巾泡透热茶麸水,捞起毛巾拧一下(不滴水即可拧得过干),然后用湿毛巾裹住头发,几分钟后又泡热毛巾进行敷,每次护理敷半小时左右。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联络方式:
电话:173 1266 2225
邮箱:network@z03.net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