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报名
报名人员登陆指定的报名网站(各地人事考试信息网),如实填写、提交相关个人信息资料。应聘人员在资格初审前多次登录填交报名信息的,后一次填报自动替换前一次填报信息。报名资格一经招聘单位初审通过,不能更改。报考人员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注:部分地区采取现场报名。
2、单位初审
报名人员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后,可在第二天至查询时间截止之日前登录网站,查询报名资格初审结果。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要于规定日期前登录当地人事考试信息网,进行网上缴费,逾期不办理网上缴费手续的,视作放弃。缴费成功后,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一般在考前一周可以打印)。
3、资格审查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在面试人员名单确定之后,需按招聘信息公布的要求,向招聘单位提交本人相关证明材料。取得面试资格的应聘人员在面试前3天仍未向招聘单位提交有关材料的,则视为弃权。经审查不具备报考条件的,经主管机关核准后,取消其面试资格。因弃权或取消资格造成的空缺,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
4、笔试
笔试考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成绩。笔试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由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根据应聘人数和考试情况确定。
5、面试
面试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指导下,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按备案的面试方案组织实施,面试方案的备案应在面试前一周完成。达到笔试 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根据招聘计划和招聘岗位由高分到低分按比例依次确定面试人选。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达不到规定招聘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选确定后,由招聘单位张榜公布并通知本人。
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计算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根据考试总成绩,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
6、考核体检
按照招聘岗位,根据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并依次等额组织进行考核体检。同一招聘计划应聘人员出现总成绩并列的,则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人选。对考核、体检不合格人员造成的空缺,可从其他进入同一岗位考核范围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根据实际需要,既可先进行考核也可先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考核小组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被考核对象,并写出书面考核意见。考核、体检工作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不服气是什么意思 不服气解释
1、不服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bùfúqì,是指不平,不心服;不认输。2、出自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我说这是农民意识,他还不服气。”3、还引用于:萧乾《雁荡行·灵峰道上》:“雁荡许多‘象形的’山名我都不服气,单独老猴披衣和这老僧的形状,真酷似一尊石膏模型。”不服气是什么意思 不服气解释...
-
虾和莴笋能一起吃吗 虾和莴笋可以一起吃吗
1、虾和莴笋能一起吃。2、虾和莴笋的营养成分并不相克,这两种食物一起食用之后,身体不会产生不良的反应,所以大家在吃虾的时候,可以放心的食用莴笋。虾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莴笋是有营养的蔬菜,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这两种食物一起食用可以让营养更加全面。虾和莴笋能一起吃吗 虾和莴笋可以一起吃吗...
-
焖羊肉最好吃的方式 如何做焖羊肉
1、主料:羊后腿肉200克、湿淀粉10克、葱白50克、酱油2.5克、姜10克、味精2.5克、蒜片10克、花生油50克、小茴香20粒、芝麻油25克、花椒水20克。 2、将羊肉洗净,切成长6厘米、宽4厘米、厚0.17厘米的片,加入酱油(10克),湿淀粉和花椒水,抓匀浆好。葱白用滚刀法切成菱角块。 3、将炒锅置于旺火上烧热,先用少量花生油涮一下锅,再将其余的花生油倒入锅内,烧至四成热,下入小茴香炸成金黄...
-
伤口愈合快的方式 怎样促伤口愈合
1、让冷水流过伤口区域几分钟。用水清洗伤口有助于清除可能引起感染的污垢。将此伤口洗净足以进行可手动治疗的深部伤口。对于严重的伤口。应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2、不要擦伤口,因为它可能使伤口更开放。如果有其他碎屑。留在伤口,如果可以,用酒精消过毒的镊子去除。使用酒精棉清洁伤口,捏住逐渐接触伤口中部,将碎屑去除。 3、用盐水溶液再次冲洗伤口。使用0.9%纯盐水擦拭伤口以防止感染。每当你想要清洗伤口时,一定...
-
知之为知之的为是什么意思 知之为知之原文欣赏
1、知之为知之的为释义:就是。知之为知之出自《论语十则》。2、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