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2、翻译。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
3、赏析。这首诗通过清明节没人祭扫荒坟的一个生活面,写出经过元末大战乱后,农村萧条凋敝的情景。此诗前两句写陈秀才还乡的情景,之后诗人自己也免不了悲从中来;后两句想象清明节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战乱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全诗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意境渐宽,感人至深。“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两句写此时此地,写诗人送陈秀才“还乡”之景。“满衣血泪与尘埃”表现了陈秀才本人的形象,陈秀才劫后余生,还乡时的形象,很是悲哀。“乱后还乡”点题,交待了时间背景,继而引出后两句。“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两句写彼时彼地,是诗人想象清明节广大农村墓地上的情景。乱后家乡,百姓家破人亡,没有后辈到尊长的墓前来祭扫家乡,已经满目荒凉。这两句反映出战乱后萧条破败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这首诗写战乱后,人生悲伤,农村荒凉之场景,感叹了元末大战“乱后”广大百姓家破人亡的惨象,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全诗表现了诗人同情民生疾苦的心境。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感人至深。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颐和园的简介 颐和园的简介内容
1、颐和园,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颐和园鼎盛时期,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 2、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
-
夏至节气古诗 关于夏至节气古诗有哪些
1、《夏至过东市二绝》宋代:洪咨夔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2、《夏至避暑北池》唐代: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3、《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唐代:元稹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穴,火助...
-
高是上下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 高读音及解释
1、“高”是上中下结构。2、“高”[gāo]: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为上下距离大,引申指上下的距离,又引申指山陵、高处,由此义又可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3、“高”组词:高声、高人、高中、跳高、高低、高级、升高、高手、天高云淡、蹦高、高楼、高贵、步步登高、高高兴兴、秋高气爽、劳苦功高、崇高、高枕无忧、兴高采烈、高低不平、德高望重、曲高和寡、趾高气扬、天高地厚、引...
-
油腻什么梗 油腻什么意思
1、油腻,是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之一,意思是用来形容某人活的不清爽、不体面、不优雅,是对某些中年男子特征的概括描述,这些特征包括不注重身材保养、不修边幅、谈吐粗鲁等。油腻一词最早来源于微博,后因作家冯唐撰写的《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一文大火,并引发各种讨论。该词语现多被网友用来自嘲。2、2017年12月18日,“油腻”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
口红吃下去对身体有害吗 把口红吃下去有什么危害
1、口红吃下去是对身体有害的,大多数口红中都含有三氯生和对羟基本甲酸酯,这两种物质对身体都会造成一定损害,再加上它里面还含有铅、铬、镉等重金属,会肾脏等造成不利影响,市面上的口红中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在严格控制范围内,因此也不用太过担心。 2、而对羟基本甲酸酯的作用和雌性激素差不多,要是长期食用的话,会造成经期紊乱,还有可能提高患乳腺癌的机率。再加上口红里面还含有铅、铬、镉等重金属物质,对大脑、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