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发明于唐代初期。
1、印刷术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包括雕版印刷术和活字版印刷术。
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现代学者多认为始于唐代初期(7世纪)。其历史大致分4个时期:自唐代至五代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流行时期;宋代为其鼎盛时期,反映在刻书事业上具有明显的特点。同时,一些兄弟民族如辽、金、西夏等的印刷术也各有发展;元代的印刷;明代、清代的印刷。
3、活字版印刷术发明于宋代庆历年间,至元、明、清代而发展成锡、木、铜、铅等各种活字印刷,其中以木活字使用最多。自唐代初期至清末约1300年间,中国一直以雕版印刷为主。
雕版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是将文字反刻在一块整的木板或其他质料的板材上,在这整版上加墨印刷的方法,也叫整版印刷术,是现代活字印刷术的先驱。雕版印刷术始于何时,学者们倾向于认为约始于7世纪初。
2、五代十国是历史上四分五裂的时期,而刻书事业仍相当流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宰相冯道发起在国子监雕印儒家的经典,自后唐长兴三年到后周广顺三年雕造九经,是为监本之始。后蜀宰相毋昭裔明德二年起在成都雇工雕 《文选》、《初学记》、九经诸书;吴越国忠懿王钱弘俶3次印造《一切心如来秘密全身舍利宝筴印陀罗尼经》多卷;为宋代杭刻打下基础。
3、雕版印刷鼎盛时期为宋代。刻书的特点有:中央与地方重视;刻书地点普及;刻本内容丰富;印本字体纸墨装褙精美。
活字版印刷术
1、毕昇在北宋庆历首先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印刷史上居于光荣的地位。毕昇的发明只载于当时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自毕昇后有人仿效泥活字,又有瓷活字,元代开始用木活字,有人铸造锡活字,明清两代流行铜活字和铅活字。
2、元代农学家王祯是活字印刷术的改进者。他延请工匠制木活字,设计转轮排字架,按韵存置木字,制订取字排版刷印方法,于1298年印刷了《大德旌德县志》并把整套经验撰成《造活字印书法》,附于《农书》卷后出版。
3、清代乾隆中叶到清末130余年间,木活字印刷流行多省,并有子板、合字板等名称。
自唐代初期至清代末期1300年间,中国一直以雕版印刷为主,活字版不及雕版的十分之一,鸦片战争后,传统的雕版与旧有的活字版逐渐被西方的石印和铅印所取代。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及事讫的讫是什么意思 讫的意思是什么
1、讫的意思是“完毕”,及事讫的意思就是“等到事情办完”。2、原文:《后汉书·郭伋传》: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
三帝钱的佩戴技巧 三帝钱的佩戴技巧说明
1、佩戴挂坠最好放在锁骨之间若是在佩戴三帝钱的时候,最好将其摆放在锁骨之间的位置,对于女性不可将其吊在胸部“事业线”里,也不能挂在腰间以下的部位,不可让头发或者其它的挂饰挡住三帝钱,否则就起不了什么作用,甚至还会影响佩戴者运势的发展。2、佩戴期间不搭配其它饰品在佩戴三帝钱的时候,也不要在佩戴期间搭配其它的一些饰品,若是一些玉石的饰品时,则容易导致发生碰撞,影响其它饰品的美观和价值,同时还会对神灵的...
-
毛豆要煮多长时间 毛豆怎样煮
1、毛豆洗净放盆中,撒上盐用手搓,可以去除上面的毛毛,便于入味,同时减少煮毛豆的时间。搓后倒入凉水浸泡十五分钟,如盐少的话可多泡一会。到煮的时候,始终用中火保持沸腾状态,煮6到10分钟即可。2、煮开后定时5分钟,再加入小勺盐,中火煮毛豆5分钟,煮出来的毛豆脆脆的口感佳。3、关火后不要马上拿出,等半个小时水凉后再吃。...
-
补血神器红糖糯米饭怎样做 红糖糯米饭的做法
食材:糯米、红糖、红枣、枸杞、葡萄干、清水、食用油。1、糯米提前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以上,准备红枣、枸杞、葡萄干、清水和红糖。2、准备一个用来蒸糯米饭的大碗,碗里面抹上一层食用油,将切好的红枣摆成花型,随意地放入葡萄干和枸杞。3、码上一层糯米,再撒上一些葡萄干、枸杞和红枣碎。4、比较偏爱甜食的话,可以在葡萄干、枸杞和红枣碎上面再撒上一层红糖。5、接着将剩下的糯米倒进去,铺平压实。6、在最上层铺上一层...
-
围裙制作技巧 怎样做围裙
1、准备1.5米宽幅的布料,1.7米长。2、沿着长对折然后再对折。3、这回沿着50厘米处横折线中点斜对折。4、沿着斜折线处剪开。5、把剪下来的两部分重叠在一起。6、减掉脖围尺寸的1/4大小的一块。7、把剪完的布料打开。8、长的不动,短的从中间剪开。9、最后缝对到一起,袖子可以减去一点,袖口装上松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