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兴观群怨说的内涵及意义 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理论探讨

2022-07-02 00:00:00 0 0 编辑:亿网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本站原创

孔子兴观群怨说的内涵及道理 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理论探讨

1、“兴观群怨”说,“兴”就是感发性情,这是情感的作用,而“观、群、怨”都是关于诗歌的社会作用的:

兴:文学审美作用。指诗歌形象可激发人的精神情感,获得审美享受。

观:文学认识作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状。况、道德风尚状況、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群:文学团结作用。诗歌通过人际交流,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文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文学干预现实、批评社会作用。“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2、出处:《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关键词: 保护 深湛 樱桃 启动 兰花 换得 小暑 钢铁 草鱼 萨摩 虾肉 汽锅
本站文章均为<亿网科技有限公司>网站建设摘自权威资料,书籍,或网络原创文章,如有版权纠纷或者违规问题,请即刻联系我们删除,我们欢迎您分享,引用和转载,我们谢绝直接复制和抄袭!
我们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