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后初晴,氤氲多日的天气终于敞亮起来。被闷热、阴雨、潮湿翻来覆去不断折磨着的心情,也如这雨后的天气一样,随之轻快敞亮了。
2、天空仿佛经过精心擦洗过一样,透彻得没有一片云彩,像极了北方早来的秋。被阴雨天气憋闷了些许时日的初阳,已是迫不及待了,早早就跃出地平线,在低矮的楼宇间逡巡徘徊,久久不愿升上高空,不愿破坏早晨这份久违的清爽与安静。
3、绵延不绝的远山,终于能看清楚的时候,却仿佛一条正在游动着的长龙了,在淡金色的光影里,高昂着头,四脚翻腾着,向着我们的城市,向着城市中的我们,一步步地靠近着。地上不断升腾着的是团团潮气,也是在地面将近半米的空间里低回,揉合进清晨这柔美的阳光里的时候,竟分不清哪里是旋着的气,哪里是缕缕淡金色的光线。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偌大的潘多拉魔盒,在亦真似幻里向人们显示着神奇。
4、这阵阵清爽的风儿,定是来自城郊的田野里吧。夹带着一丝丝新雨过后,花草泥土混合了的幽幽的清香,直扑向这被雨水荡涤过的城市,继而在各个角落间来来回回不停地穿梭。等来到身边,就一会儿亲亲你的脸,一会儿摸摸你裸露着胳膊,一会儿又倏地钻进花草丛里,像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皮的孩子。
5、城市街道两旁,公园的小路两边,杨树、柳树以及叫不上名的一些花树,雨后小故事都抖擞起了精神,就着阵阵的微风,轻轻抖动着崭新崭新的叶子,不时传来沙沙的声响,如一群正在窃窃私语的少男少女。遗落在叶子上的,不知是雨珠还是昨夜的露珠儿,刚刚还炫耀着自己五彩的霓裳,这时却被一股脑地纷纷摇下树来,逃也似的消失在小路的缝隙间,隐藏进草坪里不见了踪迹。一只刚刚蜕去外衣的幼蝉,身体表面淡黄里夹带着浅绿儿,薄薄的翅膀几近透明,牢牢抓靠在树干上,像婴儿抓靠着母亲一样,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扔下树来。
6、身边的花花草草无不看新鲜事似的,使劲伸直着腰杆儿,将小小的头颅挺得高高的。头顶上晃动着的水珠儿,就像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首饰,在晨光的映照下,散发着熠熠的光芒。
7、公园小湖里的水,已比前几日丰盈了许多。浅堤处人们植入的一盆盆睡莲,警觉地将枝蔓立在水面上,保护着业已开放着的红色的花,白色的花。树上的落叶,鱼儿兴奋的跳跃,甚至于燕子蜻蜓点水似的一带而过,都能轻易地将水面激起圈圈涟漪,随着风儿呈一个方向不断地扩散开,形成微微的波纹,细碎时犹如鲤鱼、鲫鱼的鳞片,将整个波光粼粼水面衬托地灿烂无比。
8、晨练的人们早已络绎不绝了。无论男女老少,踢踢腿,伸展伸展腰肌,甚至于高声咳嗽几声,在这雨后初晴的清爽里,都觉得那样的自然快活。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