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以发现为话题的作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明确本次作文的主题,叙述关于想要记录主题事项的具体情况(包括记录的对象、时间、地点等),然后就想要叙述的主题中印象深刻的事物进行详细描述(包括但不限于事情、人物、物品等)。最后总结关于叙述的主题事项的新收获或者新的感悟。
以发现为话题的作文1
春雨后的早晨,空气清新宜人,我沿着一条长长的小路,来到郊外的树林边,发现一根藤缠绕在一棵大树上,被风雨折断了。
啊!一根像巨蟒似的藤缠绕在大树上。看着它,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图画:一根藤软弱无力地躺在地上,它努力地想站起来,好远眺春色,但都失败了。它精疲力竭地躺在地上呻吟着。无可奈何地叹着气。忽然,它的目光落在一棵大树上,霎时,一个计划在它心中形成!我为什么不借助树的力量向上爬呢?藤开始行动了,它跪在大树脚下,扬起一幅奴才似的嘴脸,先称赞大树,然后祈求大树帮助自己,带自己去看看高远的蓝天。大树枝繁叶茂,根深蒂固。它他看了看脚下的藤,不禁产生了同情,同时也感到无比的自豪。哈哈,帮助你,我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于是,大树高傲地点了点头。
岁月流逝,树和藤同时生长,过了许久许久······
一阵大风吹来,大树开始摇摆,全身发出“咯吱”“咯吱”的摩擦声。它感到自己失去了往日的抗风能力。于是它低头看了看自己,发现自己的身体已被藤缠绕的伤痕累累。这时,大树想摆脱藤的缠绕。可是,为时已晚,它责骂藤,藤一言不发;它使劲摇摆,藤却越缠越紧。终于,在一阵风雨过后,树和藤同时倒在了地上。
看着脚下的树和藤,我想,在称赞面前,我们不要骄傲,面对诱惑,一定要小心行事。
以发现为话题的作文2
有一次,我在洗澡时发现里面的镜子上有许多水蒸气。
每次照镜子是都要擦一下才清楚,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这是为什么呢?每当爸爸回来时,我都会缠着他,问他怎么回事?他都会说:"不知道,不知道。烦死了!" 我只好去查电脑,电脑上说:“当水的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或说超过沸点时),水分子因为吸收了足够大的内能,从而使其转换成脱离分子束缚的斥力,分子之间的距离开始变大,水便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水。这种气态水中不含有任何其他物质,是理论上的蒸馏水(空气中含有杂质)也称水蒸汽。当水在沸点以下时,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汽。 科学地应说,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地变为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就叫蒸发。水蒸气是一种气态的水,无色。地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在天上形成了白云;如果水蒸气凝结成较大的水滴,水滴就会落下来形成雨。 大量水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时,常呈现一团“白气”状,“白气”常被误认为水蒸气。 使沸腾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在空气中受冷便可 ……通过比较“白气”和水蒸气的颜色、形态、 发生部位的不同,可以知道“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
哦,原来如此啊!下次别人问我的话,我就知道了!
以发现为话题的作文3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许多发现,尽管不是惊天动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兴奋,毕竟我自己发现的嘛!其中有这么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叮铃铃、叮铃铃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我坐在座位上看书。忽然,我觉得手上好像有什么小东西在爬。我一看,原来是只小蚂蚁,不知怎么的,我的好奇心被这只普通的小蚂蚁勾了起来。我仔细地观察着这只小蚂蚁:身体分3节,胸部有3对足,头上还有触角。我让它爬到了桌子上。这时,它向桌子边沿的一根铅笔爬去,不小心滑了,这只小蚂蚁摔了下去。不好,它一定会死的,我急忙顺着桌子望去,小蚂蚁竟然平安无事地降落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没死吗?我揉了揉双眼,当确定自己没看错时,我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蚂蚁从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来不会死呢?
回到家后,我又找来了一只蚂蚁做实验,将它从高处扔下去,蚂蚁摇摇晃晃地降落在地上,我仔细一看,它依然毫发无损。我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带着疑问,我询问了知识渊博的爸爸,爸爸微笑着说: 你自己去查查资料呀! 对呀! 我急忙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的重量轻,当它从高处落下来时,会随着空气中的风慢慢降落,所以到达地面时才会安然无恙。
发现能让我懂得许多以前我不懂的事,而且还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稀奇的,这些事我们并不会全部知道,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观察,因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不是吗?
以发现为话题的作文4
上学期暑假,我参加了朝阳区组织的“拥抱海洋”威海夏令营,收获很大:我发现了螃蟹的藏身之处。
在威海夏令营的第三天,我们组织了赶海。到了海边,赤裸裸的脚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感觉舒服极了!沙滩上随时都可以看见一只只小巧玲珑的螃蟹跑来跑去,一闪而过,无影无踪。“它们去哪儿了呢?”一个不解之谜便在我的脑海里油然而生。
我带着满脑子问号开始了搜索行动。忽然,一只小螃蟹在我面前闪过,它便成了我的“跟踪目标”。我追呀追,可是当追到一大堆石头前时,我的“跟踪目标”就消失了。我当时愣住了,难道螃蟹成仙了?蒸发了?不可能!可能是哪块石头挡住了,我看不见,于是我开始了“大搜捕”活动。我先抬起前面那块最明显的石头,啊!一大群螃蟹一拥而出,抱头鼠窜。我又搬开了另一块石头,呀!又是一群螃蟹。我惊呆了,这分明是螃蟹窝呀!我带着这个疑问去询问随行老师,老师笑了笑,亲切地说:“由于石下阴暗潮湿,正是螃蟹理想的生存之地。所以,沙滩上的石头下面才会有那么多的螃蟹。”我恍然大悟,满脑子问号变成了惊叹号,我知道了螃蟹喜欢阴暗潮湿,我发现了螃蟹的藏身之处。
这次发现使我懂得了: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宝藏”有很多,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以发现为话题的作文5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景,而是你不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欣赏人也是一样,并不是别人身上没有闪光点,而是你不善于发现。——题记
曾有报纸这样记载:某初一新生在开学不久就获得全市航海模型比赛第一名。可他在期中考试时数学却不及格,老师就认为该生智力不差但思想不集中。我看后不禁为该学生感到惋惜,也为老师的不善于发现而叹息!也许,该学生在学习方面是有些不专心,可也许若干年后,他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设计师,而这位老师也将为自己未能挖掘这个潜在的宝藏而后悔。因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也是一种才能。
西周的开国之君周文王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同时他也善于发现别人内在的潜质和隐藏的优点。于是,姜子牙一个普通的渔翁被封为军师。这个渔翁却为他出谋划策,招揽人才,为推翻暴君建立西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三国时期的刘备,本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情去请一个栖身于草庐之中的隐士,甚至不顾风雪,来个三顾茅庐。终于,一个天才军师被刘备所用,成为刘与孙、曹二人对抗,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人物。
周文王、刘备二人只是千万有志之士中的两个,可他们成就了业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拥有一项关键的却力量无穷的才能——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人就像浩瀚宇宙中的星辰一样,每个人都有闪光的一面,只是有些人不善于显露出来而已。我们太关注于自己的光芒,而容易忽略别人的。而那些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往往是能虚心接受意见的人。相反,不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再发展到极端,就会变成一个自我满足、心胸狭窄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与机会和成功无缘相见,最终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
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不意味着否定自我。拥有这一种重要的才能,你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加努力使自己变得完美。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甚至拥有这种优点,这样才会在不断更新的社会上有立足之处。
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会让我们受益无穷。也许正是因为你的发现,一个隐藏的金子会闪出耀眼的光芒;也许正是因为你的发现,你会不断成长。那么,从现在开始,慢慢试着发现你身边人的优点吧!因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是一种受用不尽的才能!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