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门是祖国南海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与香港隔海相对,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南端,与珠海特区紧紧相连,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人。澳门是被外国殖民者占领最早、时间最长的我国领土。澳门问题的出现和形成是西方殖民者侵略的结果。
2、葡萄牙是欧洲南部的一个小国,地处地中海进出大西洋的要冲,13世纪成为欧洲最早完成民族统一、最早实现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5世纪前后处于资本主义萌牙时期利用航海方面的有利条件,开辟东方航线进行殖民掠夺和海盗骚扰。1513年6月以阿尔发来斯为首的葡国“官方旅行团”到达广东屯门,未准上岸,只得就船贸易。1514年返航时,阿尔发来斯偷偷上岸,在屯门岛上竖立一石柱,刻上葡国国徽图样,其殖民主义的野心可见一斑。1521年爆发中葡屯门之战,在广州海道副使汪金宏的指挥下,明军击退葡人。次年,葡国远征队头目克亭何率战船到屯门海面,中葡在西草湾交战,明军登上葡国战船,战而胜之。此后,葡人转向浙江宁波和福建漳州,无恶不作。1542年朝廷下令予以讨伐,毁葡国船只35艘,击毙葡人800余人。1549年双方展开走马溪之战,葡国以失败告终。屡遭失败后,葡人窜到珠江口外,先在澳门西南约100公里处的上川岛搭建茅屋帐篷进行走私活动,不久转离澳门较远的白浪澳。
1553年(明嘉靖32年)葡萄牙商人来到澳门海面,贿赂广州海道副使汪柏每年500两白银,要求上岸晾晒货物和贡品,汪未经朝廷批准,擅自允许葡人在澳门上岸搭棚暂住,这是葡萄牙人进入澳门的历史开端。
葡人每年向汪行贿500两白银的情形维持20年之久,这一段时期,称之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借居时期’,1571年汪离任,500两白银贿金改为地租,上交国库,后来又增加15两。据史料统计,葡人向中国政府缴纳地租始于1573年(明万历元年),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的1849年(清道光29年),共275年,史称葡萄牙人对澳门的“赁居时期”。
3、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件》,割让香港;后与美、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葡萄牙人认为等待几百年的时机终于到来。
1843年澳葡兵头照会清政府,提出免交每年515两白银的地租,由葡军驻军整个澳门半岛(以前葡军只在城墙以南葡人租赁区驻防)等无理要求。1844年强行在凼仔建立炮台,1845年11月20日,葡国国王玛丽娅二世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任命在镇压巴西人民起义中被炸断右臂的“独臂将军”阿玛勒为澳门总督。
1846年4月,阿玛勒到任,不但拒绝向中国政府缴纳地租,反而宣布向居澳华人收租,向中国船只收税。1849年,他率部推倒中国海关关门,封掉海关,封存货物,驱逐清朝官员,捣毁竖立在市政厅入口处的《澳夷善后事宜条例》石碑。此后,澳葡当局不仅抢占澳门半岛城墙以北的许多地段,还于1851年强占凼仔岛,1853年强占搭石、沙岗等几个村落。1864年侵占路环岛,并设“海岛行政局”,推行殖民政策。从此,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历史进入强居阶段。
葡人为使其对澳门的占领合法化,从1862年7月开始与中国政府谈判,虽然双方同意签订中葡《和好贸易章程》,但并没有得到中国政府批准的换文。1886年11月重开谈判,先由时任中国海关总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后由赫德委派其亲信英国人金登干代表清政府与葡方谈判,擅自将葡方提出的“永居管理澳门”的无理要求写进中葡《友好通商条约》。1887年7月,葡政府派前澳督罗沙为特使来北京谈判,带来一份澳门“属地”地图,把方圆百里的地区列为澳门“属地”,被讥讽为“馒头比蒸笼还大”未予获准。赫德即与罗沙密谋:先签订条约,属地问题以后再说。l887年12月1日,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在北京签订了《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承认了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但是,在条约中又规定,两国须“派员会订界址,再行特立专约”。然而,经9次勘界会议,仍争持不下,无果而终,条约虽已签订,但“划界”及“特立专约”等手续均未完成。因此,从法律地位上看,澳门并没有割让给葡萄牙,澳门也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中国在法理上仍然对澳门享有主权。
4、中华民国成立以后,1922年5月,澳门发生了葡萄牙驻军打死打伤大批中国工人、市民的“五二九”惨案。惨案发生后,广东政府与葡澳进行了严重交涉,并派出舰艇驶赴澳门,协同镇慑。大总统孙中山和广州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长伍廷芳,都表示支持澳门人民的正义斗争。广东民众在省城广州举行两个月之久抗议澳葡暴行、要求收回澳门抗议运动,收回澳门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强烈抗议,也使澳葡当局不得不派人到广州谈判。但是,此时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竟然炮轰孙中山总统府,发动叛乱,把持了广东政府。收回澳门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1928年民国政府的外交部照会葡萄牙政府,宣布废除1887年的条约,葡萄牙占有澳门为非法。由于民国政府内部军阀混战,没有形成统一、稳定的局面,也就没有能力收回。
抗战爆发以后,这个问题也就搁置起来。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派军队进驻了广州、中山,利用清查隐藏在澳门的日本人(抗战时,日本没有占领澳门)的时机,准备用武力收回澳门。葡萄牙政府见此情形,求助于英国人,并派代表到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谈判。国民党政府为了防备**党,屈从于英国的压力放弃了武力收回澳门的打算,只是派遣了一个驻澳联络专员,任命了一个肃奸专员,要求澳门方面允许国民党公开在澳活动,清查敌伪在澳资产,允许引渡。这得到了葡澳当局的允诺。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一直重申澳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52年7月,葡澳士兵在关闸进行军事挑衅,制造事端,中国军队给予了坚决的打击。
1979年中葡两国建交,两国就澳门问题达成协议:确认澳门是葡萄牙管理下的中国领土。1986年6月,中葡两国政府举行了关于澳门问题的会谈。1987年3月,双方达成了协议并签署了《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地区恢复行使主权;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采取澳人治澳的原则。澳门问题终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澳门同胞在经历了与祖国漫长的分离痛苦之后,踏上了回归之路,1999年12月20日,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5、澳门回归祖国,终于圆了历经明朝、清朝、民国三个朝代近400来中华儿女的梦想。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