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塔卓然秀立于黄浦江岸边、现代化建筑群中。
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塔巧妙地托起,恰似琵琶弦上奇妙的音符,在黄浦江潺潺流动的江水伴奏下,弹拔东方悦耳动听的乐声。
东方明珠塔的设计者创意地将中国诗歌、中国音乐特有的神韵与东方唯美的建筑融为一体,让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有致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中串联至如茵的绿色草地上。
要去东方明珠塔350米高的塔球,那可就难了,你要排很长很长的队才能乘电梯到350米的太空舱,从这里往下看,行人和汽车就像蚂蚁一样的渺小。
东方明珠塔在250米高的地方是第二个塔球,有五个教室大,从这里用望远镜可以看见整个大上海的迷人的夜色,非常美丽。
东方明珠塔在197米高处是第一个大球,有10个教室那样大,有可能比10个教室还大。
东方明珠塔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站在东方明珠观光层往下看,一条条马路像―条条彩带,一辆辆汽车像一块块糖果行驶在彩带上,人流像千万只蚂蚁在爬行......啊,东方明珠真是名不虚传!
看塔正面,“东方明珠“四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东方明珠塔以其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11个球体组成,仰望塔尖,直插云端,象征着上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到了夜晚,电视塔上闪烁着美丽的彩灯,像—颗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迫不及待地登上了东方明珠263米的观光层,站在东方明珠观光大厅,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巨人,所有的东西都变小了:汽车仿佛是一个个小玩具,弯曲的马路像─条条丝带,清澈的黄浦江仿佛—颗翡翠,人呢,就好像—粒粒滚动的玻璃球......
我们买好票,迫不及待地登上了东方明珠塔。来到了塔的两百六十多米处透过玻璃,整个XX市都呈现在眼前。
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有着独特,漂亮的外形:整座建筑耸入云霄,像一个高耸入云的针,又像—把锋利的剑,再仔细—看,更像—座高大无比的火箭。
东方明珠是上海的标志,美丽而又雄伟。它高耸入云,像一把镶了十一颗明珠的宝剑直插云霄,又像一个巨人昂首屹立在东方,更像—艘将要启航的火箭,随时准备腾飞。
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有着独特、漂亮的外形:整座建筑高大,像一个皮球又像三颗珠子。
上海的东方明珠塔有独特,漂亮的外形:整座建筑高耸入云,像一座高耸的巨塔,又像火箭直射天空,更像从而天降的明珠。
东方明珠整个建筑灰灰的,像一座灰堡垒;又像一个高过云雾的针头;再仔细一看,更像要出发的火箭。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联络方式:
电话:173 1266 2225
邮箱:network@z03.net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