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是我最后后的目击都》歌词:
我想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
甚至不需要唤醒我的左邻右舍
最后三天还是没有人与我坠入爱河
我是我平淡无奇生活最后的目击者
我想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
甚至不需要唤醒我的左邻右舍
最后三天还是没有人与我坠入爱河
我是我平淡无奇生活最后的目击者
想要停止时间亲吻必须用力
但是我不想传递自己体温的冗余
活着远比选择死亡更加需要勇气
我始终无法摆脱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情感丰富的人操纵世界的手法娴熟
平静的人老是被利用成为马前卒
我不想再把前途浪费在别人身上
只有和自己相处的时候
性格才最奔放
我花费了太多时间追求
不被嘲笑的爱
大多数的回报都是有关钞票的Lie
生命的最后三天我想把欲念都变卖
成为你们口中那种彻头彻尾的变坏
格式化的躯体变成一座飘荡的空城
或是空白的底片在暗室与自己重逢
我想象里人生中的最后一程
是太阳在东边降落孤独长满山坡
我想写一首破涕为笑的悲歌
让最讨厌的人吞下我失利的苦果
最后三天还是没有打破人间的规则
我是我平淡无奇生活最后的目击者
我想写一首破涕为笑的悲歌
让最讨厌的人吞下我失利的苦果
最后三天还是没有打破人间的规则
我是我平淡无奇生活最后的目击者
每一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
最后三天没有任何一天能幸免
我像往常一样以为能度日如年
可它像存不下的钱轻易流失在指尖
三环天桥上
我凝视着川流不息的晨昏
犀利的寒风
击穿楼宇刺成我惨淡的纹身
欲火焚身的夕阳映出我的身无分文
日子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大脑逐渐昏沉
我猜测我的年龄正好停在六十五
四十多年的工龄从未当过救世主
没有尝过甜头的人突然吃糖就是苦
世界快得太过火我却还活在旧制度
为什么要这么匆忙
身边的人变得疯狂
我想要在末日的公路
置身于陌生的车辆
彼此间一无所知直直地目视前方
用72小时丈量结束生命的流亡
我不想唱生命最后时刻的歌
这是不值得被表演的得过且过
最后三天依然没被美丽的鸡汤蛊惑
我是我平淡无奇生活最后的目击者
我不想唱生命最后时刻的歌
这是不值得被表演的得过且过
最后三天依然没被美丽的鸡汤蛊惑
我是我平淡无奇生活最后的目击者
我是我最后的目击者
我是我最后的目击者
我是我最后的目击者
2、鱼翅歌词我们说唱新世代严肃文学代表鱼翅今晚的《我是我最后的目击者》舞台真的好好好特别!一句“我是我平淡无奇生活,最后的目击者”瞬间扎心…这个假如只剩三天生命的第三视角,设计不要太高级!连导师李宇春都夸他是个极其有天赋的人。
3、歌曲《你是我最后的目击都》是由说唱歌手鱼翅作曲作词并演唱的一首,于2020年10月24日在《说唱新世代》的舞台上首次演唱。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



-
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高地阔的吃起来的天高地阔
1、“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高地阔”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概括是什么 骆驼祥子四到六章内容介绍
1、第四章:祥子在回来的路上病倒,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里躺了3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他与3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打扮。他用2.2元打扮了自己:剃了头,换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回了刘四爷的人和厂刘四爷是快70岁的人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
-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烟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如何填写
1、烟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绽放在夜空中,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又像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2、烟花像仙女撒花,像火焰争锋,又像彩蝶飞舞。3、烟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萤火虫从天而降,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又像明亮的眼睛在闪烁。4、烟花像一飞冲天的火箭那般利索,像仙女散花那般唯美,又像天上的星星那般淘气。5、烟花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像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像夜空里的繁星。6、烟花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在中国历史中牺牲的航天员是一位名叫陶成道的人,他本是炼丹的,后来开始炼制火器,由于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他是第一个想制造火箭飞上太空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火箭爆炸。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2、这句话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仁的端倪。...